文章详情

郑圣音:积跬步而至千里,加油赋启



和赋启的相遇是一场注定的公益缘分,记得那是2013年的联劝“一个鸡蛋的暴走”公益评审会,机缘巧合下在我们长江商学院龙柏校区举行,作为长江商学院的公益评审代表,借此机会结识了许多踏踏实实的公益践行者,赋启的丹叔就是其中一位。


对丹叔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,台湾同胞典型的谦虚和礼貌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在得知赋启专注于青年发展教育领域,致力于培养青年领袖的决心后,更是感到很亲切。



我16岁时便参加了由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主导的“全球华人青年领袖训练营”,作为年轻的trainee受益匪浅,此后便在国内积极参与青年发展教育公益,是个至今已经拥有15年经验的资深mentor。





Joey和丹叔的组合可谓配合默契,让整个赋启从机构运营到营队设计都仅仅有条又不乏青春活力。多年前在香港的经验难免让我一开始有自己的标准,无论是营队的环节设置到项目整体运营,再到导师和黑衣人的培训,都有自己的比较。然而当我真正参加到营队当中时,对其内容的设置和项目管理运营的大胆尝试有了全心的认识。





赋启青年领袖营队的内容设置能够很有效的打开青年人的内心,让大家在沉浸式的环境里认识自我,发现自我,直至自我更新。在此期间,不但能关注到青年人自身的个人发展,更能适时引导大家关注他人、关注社会,通过项目设计、策划等商业能力的实践锻炼,为社会公益领域献计献策。



另外,营队的运营管理完全由青年人自己主导,是少有的真正意义上年轻人自己的营队。虽然不一定有资深专业人士在项目管理上的成熟把控,但对于培养青年人的实践能力和项目运营能力是非常好的尝试。“领导力”三个字不再是PPT上干巴巴的方块字,而是鲜活的长达数月的努力和汗水。





参与到赋启的各项活动,做mentor也做顾问,于我而言不仅是单纯的做青年发展公益,更是对自身的不断更新和洗礼。每每看到激情满满的年轻人,眼中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,心中装着他人、装着社会,都会倍感欣慰,在不断鼓励他们成长的同时,也在激励着自己保持对生活的热诚以及对世界的恻隐之心。


曾经有一位我在赋启mentor的青年人这样跟我分享:我觉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成功,或是拥有权力、地位和财富,而是为了让我们成为完整的人。


简单的一句话恰恰概括了教育真正的含义,相信这就是赋启在教育领域为之不懈努力的原因吧——给社会培养更多完整的人。





赋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了数年,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份对初心的坚持,看着不断壮大的赋启团队,看着越来越多在D家受益的青年人,我深刻体会到那用1%影响99%的力量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聚细流无以至江河,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虽然漫长而孤独,但我相信这一路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优秀青年,更多有意愿分享人生经验的mentor加入这个行列,陪伴着赋启勇往直前。